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会员服务 评审认证 企业培训 标准制定 专家团队 党建活动 联系我们
标准制定
Credit certification
标准制定 标准化委员会
Announcement

咨询服务热线
010-57286996

 
标准制定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企业管理协会 > 标准制定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以及目的
来源:来自本站    日期:2017/3/22    浏览量:847      
定义
信用管理是指对在信用交易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即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以保障应收帐款安全和及时的回收,有效的控制风险和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使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企业的信用管理注重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的保障、应收帐款的回收等各个交易环节的全面监督。
    信用管理的意义
一、短期意义:随时监控客户应收帐款的回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为了随时监控客户的应收帐款,企业一定要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及时的沟通。此外在出现客户无法偿还款项时,应当要求其提供担保,减少坏帐损失的风险。
二、长期意义:有效提升客户的质量。信用管理规范的企业对资信状况良好的企业给予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而对于资信状况较差的客户,则进行现款交易或给予较小的信用额度和较短的信用期。对后类客户,其本来就存在资金周转的问题,在企业不给予融资机会时,一部分会慢慢退出,令一部分则看到资信状况较好的客户能得到更优惠的信用环境,会不断改变自身的资信状况,最终企业会拥有一个稳定守信的客户群,企业的形象也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对企业而言,是生存环境的改善,是一个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长期有利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不断增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商业风险,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斯坦德信用管理中心正是根据这种需求而设立的。信用管理的主要作用包涵以下三个方面:赊帐风险管理,竞争对手分析,商业决策顾问。
    信用管理的目的
信用管理的目的:在采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由此所付出的代价之间进行权衡。
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信用制度,然而,赊销额越大、赊销期越长,企业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所付出的代价越高。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赊销可以促销。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其他投资机会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可能增加的坏账损失。
   上一篇: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及对企业的重要性...
   下一篇:让诚信之花永远绽放...

   相关新闻
· 企业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资质等级评审规范发布公告
· 关于《企业培训师能力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
· 职信网携手协会联合为职业诚信建设助力
· 民政部、发改委等关于推进行业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建设工作的意
·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经营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 什么是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 台湾企业信用管理居首(读报告)
政府机构网站 专业委员会 兄弟单位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北京企业管理咨询协会  备案号:京ICP备19051256号
办公地址:北京石景山阜石路166号 邮箱:zy01256@126.com 
电话:010-57286996    网址:www.bemca.org 
网络支持:北京建站公司